返回

跑山:靠打猎发家致富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60章 酒厂来拉药材啦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当车队慢悠悠地开到杨疤子村的时候,赵小五眼尖,一眼就看到了路旁胡同里的小院,那正是杨疤子的家。

    “小王,停下车,我去骑自行车去!”

    他赶忙拍了拍小王的肩膀,让小王给他踩了一脚刹车。

    还没等车停稳,他就一个箭步跳了下去,径直朝着杨疤子家跑去。

    没一会儿,就推着张大光的自行车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杨疤子的老爹此时正坐在院子门口晒太阳,瞧见赵小五风风火火的模样,便扯着嗓子问道:

    “小五子啊,这大中午的,你吃饭了没?”

    赵小五脚步不停,只是随口应付了一句:

    “大爷,我吃过了,你呆着吧,我忙着呢!”

    说完,就急匆匆地跨上自行车,用力一蹬,车轮转动起来,眨眼间就出了院门。

    这山路崎岖不平,坑坑洼洼,卡车开起来不得不放慢速度,小心翼翼地前行,以免陷入那些暗藏的泥坑或是被凸起的石块磕坏底盘。

    而赵小五骑着自行车,却如鱼得水,凭借着对路况的熟悉和自行车的轻便灵活,他在前边领路。

    车队则在后边不紧不慢地跟着,浩浩荡荡的一行人,向着兰花沟而去。

    一路尘土飞扬地回到兰花沟的时候,那阵仗瞬间激起千层浪,立即吸引了全村子男女老少的注意力。

    这时正值午后,阳光暖融融地洒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。

    在外边扎堆聊天的村民们,正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家长里短,听到那由远及近、震得地面都微微颤抖的汽车轰鸣声。

    纷纷停下手中的话题,好奇地伸长脖子,朝着村口的方向张望。

    就连不少原本在家里安安静静做着家务、或是躺在炕上午休的人,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惊到。

    村民们匆匆跑出家门,汇入到围观的人群之中。

    在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个偏僻小山沟里,何时见过这般齐刷刷、威风凛凛的五辆大卡车一字排开的大场面呀?

    大家的眼睛里满是新奇与惊叹,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都不用赵小五多费口舌指挥,司机小王就熟门熟路地将车径直停在了赵小五家的门口。

    他之前跟着来过赵小五家,对路线早已牢记于心。

    而其余的四辆车,由于车身较长,在这狭窄的村道上难以全部停靠在一处,便依次停在了村子中间相对宽敞的路上。

    一时间,原本宁静的小村道路被堵得满满当当。

    赵小五几步跨进自家院子,院子里堆满了这段时间辛苦收来的药材。

    一捆捆、一袋袋,散发着淡淡的药材味道。

    他抬手一指,将这堆药材指给随后跟进来的小王看。

    小王一踏入院子,眼睛瞬间瞪得溜圆,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吃惊。

    他粗略估算了一下,光这些药材,怎么也得拉两车才装得下。

    这倒不是小王没见过世面,而是国营酒厂也是第一次弄药酒,第一次见这么多的中草药实属正常。

    赵小五如果不收药材,他也没见过这么多药材。

    小王立马手脚麻利地开始招呼其他四个司机,大家撸起袖子,一起动手往车上装药材。

    一时间,院子里热闹非凡,吆喝声、脚步声交织在一起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还真像小王预料的那般,赵小五家院子里的药材,满满当当地装了两车,才把院子清空。

    装车完毕,赵小五还特意走上前,神色认真地嘱咐小王,这车药材运回去之后,一定要仔仔细细地称重,然后把各种药材的准确重量清清楚楚地记在赵改的名下。

    毕竟,这次收药材是大家伙儿分工合作的,每个人收的药材数量都不一样,账目可得明明白白。

    小王深知此事的重要性,郑重地点点头,决定这事得自己亲自回去盯着处理一下,不敢有丝毫马虎。

    交代完后,他便带着另一个司机,稳稳地开着两辆车,向着酒厂的方向疾驰而去。

    剩下的三个卡车司机则原地待命,继续跟着赵小五。

    赵小五脚步匆匆,片刻不停歇,径直朝着文秀家走去。

    文秀这两天为了收药材,起早贪黑,忙得脚不沾地,手里的本钱也如同流水一般花光了,正打算在家歇两天,喘口气。

    这边她在屋里听见外面汽车那震耳欲聋的声响,心里还犯嘀咕呢,想着村子里今儿个是咋回事。

    刚走出门,就瞧见赵小五领着卡车大步走来,那阵仗把她也惊到了。

    赵小五看着文秀,脸上带着笑意,大声说道:

    “酒厂的车来了,咱们俩一起带着他们去拉你收的药材!”

    看到酒厂的车真的大老远跑来收药材,文秀原本有些疲惫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,满心欢喜。

    她跟着赵小五,脚步轻快地坐上了另一辆卡车。

    只是这卡车的副驾驶座位空间有限,赵小五和文秀

第260章 酒厂来拉药材啦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